11月9日下午,我院2021年度“学术月”系列报告在生地楼180会议室启动。作为地理学一流专业建设活动的一部分,首场报告从地理过程和环境演变研究的需要出发,关注解决地理时间问题的年代学方法,特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张家富教授,在线作了题为“第四纪年代学方法的应用与挑战——以光释光和碳十四技术为例”的学术报告。学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共1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,其中90多名选修“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”的研究生结合学术报告进行了在线学习。
张家富教授作报告
张家富教授以年代学研究的重要性为引领,介绍了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方法在地理学、考古学领域的应用现状,从发展历史、测年原理和适用性,分析了二者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。随后,张家富教授以大量的实例,阐述了两种测年方法的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:碳十四测年要特别注意零点、样品污染和年龄校正的精度与准确度;释光测年虽然零点明确,但测年结果的可靠性受样品性质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,要注意结合地层层序进行系统采样,并与不同方法的测年结果相互校验。此外,利用样品的释光性质还可以进行物源与地貌过程、环境温度、剥蚀速率等方面的研究。
学部师生以多种形式参与活动
报告结束后,张家富教授就相关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的讨论,解答了大家在测年技术应用和实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,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,师生们收获颇丰。最后,我院院长张科利教授做总结发言,认为张家富教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精彩报告,帮助我们拓展了在年代学方面的视野,加深了对测年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解,学术交流活动很成功,在对张家富教授表示感谢的同时,也希望他今后能莅临现场指导。